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wed apr 15 11:04:24 cst 2015
再过几天,母亲就要退休了。其实从我进厂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希望母亲早点退休,因为我在厂里的时候总觉得母亲两只眼睛不停地看着我,就好像要抓住我什么把柄似的。这样她好有借口教训我。还好母亲现在就要退休,离开她的工作岗位,到里弄去工作了。这样我在厂里就自由了许多。
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厂里更衣室。我换好上班的工作服,来到厂门口等卡车的到来。这时领队走过来笑着对我说:“你还不知道吧,今天我们不跟卡车了。”我问:“那干什么?”他说:“先等着,还不知道呢。以后我们一直不做装卸工了,这项工作厂里已经转包给一个装卸公司了。我们现在就等着领导来安排一个新的工作。”我说:“喂,你知道吗?听说是三车间最好,听他们说工作好,而且又可以学到技术。奖金也很多的。”同事说:“这个你别想。你没有一点本事是进不去的。除非你父亲是厂长。可是你父亲是修仪表的,是一个普通工人。算了别想那么多了。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反正都一样赚钱。你不是在东北那么长时间了嘛,还怕有干不了的活吗?”
这时一位厂领导叫我们几个人到办公室去,当我们来到办公室,又有一位车间领导走了进来,厂领导向我们介绍了这位刚进来的车间主任。他说:“以后你们就在他的车间工作。具体情况让主任和你们讲。由他来安排你们以后的工作。”这时主任告诉我们说:“你们几个人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了,现在我先带你们去各个车间熟悉一下。其实你们已经来厂几个月了,知道我们这个厂的大概情况了吧!走吧,我们边走边说。”车间主任告诉我们这个厂主要生产橡胶制品,有各种风扇带、电瓶箱等还有个军工车间,是专门生产飞机上的某些橡胶制品。就这样我们在每一个车间参观,听着主任的介绍。突然他说:“喂,陈建平,这是你母亲从前工作的地方。是把别的车间生产出来的风扇带运到这个车间来再 加工,磨光打边,然后按编号捆绑后运到仓库去。在这个期间,从厂区车间到仓库要经过厂外的两条马路,路是比较远的。我们是用电瓶车来运送厂里各个车间生产好了的产品到仓库去的。这种电瓶车最高速度达到45码,不管在厂区还是在厂外的马路上,都要注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安全。今天我讲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你们五个人中有两位已经被分配到运送产品这项任务。”
我一边听一边想,让我干这项工作该多好啊!我在黑龙江时就想开拖拉机,遗憾的是没能满足自己的心愿,现在来到上海了,没想到能有开电瓶车的工作,如果让我开电瓶车多好啊!这时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主动要求主任让我开电瓶车这项工作,其实厂里已经安排好了我们这几个人的工作。而我已经被列入其中。
上班第一天我当然坐到了副驾驶员的座位上,一个年纪比我小的驾驶员一边开着电瓶车,一边嘴里不停地告诉我开电瓶车的各种要领。我认真听着,想着。他说:“你知道吗?开电瓶车和开汽车是一样的,把握方向盘是最重要的环节,其次是脚下的电门。你知道吗?这种车开得很快的,你看着啊!”这时的他慢慢地踩下了电门,车的速度不断加快。他说:“你看,现在的速度已经到了45码了。如果路况好的话,还能再快一点。”
我坐在旁边,浑身感到颤抖,不是害怕不是紧张,而是一种刺激。我想到以后每天都会和电瓶车在一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时,我们的车来到了一个车间门口,我和他从电瓶车上下来,开始了我第一次运输工作。我工作起来干劲十足,我干活的动作和力量表现让我父母的同事另眼相看。电瓶车不算大,一会儿我们两个人就装满了电瓶车。我站在车的后面,他要把电瓶车倒着开到厂门口,我一边指挥着向左向右,一边嘴里提醒道:“慢一点,再往左移点。好,倒。好了。掉车头吧。”
我一下跳上车,他问:“你以前开过车吗?”我说:“没有。”他说:“听说,你是从黑龙江回来的。”我说:“我是顶替我母亲来厂里的。”他说:“你在黑龙江没有开拖拉机吗?我听说东北这个地方都是用拖拉机来耕地的。”我说:“不全是用拖拉机的。我在黑龙江是造房子的。”他说:“我刚才看到你指挥倒车时很熟练,我猜想你以前开过拖拉机的。”我说:“拖拉机是没开过,不过现在我很喜欢开这种电瓶车。”他说:“主任说了,让我这段时间边干活边教你开电瓶车。以后我们两个开这个电瓶车,不过你别着急,等你学会真的开车了,你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觉得好玩了。”
这时我们的电瓶车来到了另一个车间,我一看是要装一个个橡塑的小电瓶箱。这位小师傅告诉我说:“像这种小箱子,千万要小心。因为摔在地上就碎了。你知道吗?这个箱子在市场上买的话要160元。所以装箱子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来,你现在就进去搬箱子出来,你看着我怎么装。不过你搬的时候也要小心,箱子很滑的。开始吧。”
我小心地从车间里往外搬电瓶箱,只见小师傅熟练地把一个个箱子按顺序地摆放在电瓶车上,他说:“好了,再拿三个箱子就不要再拿了。”这时电瓶车上装的箱子不多,我问:“就装这些吗?”他说:“这已经算多装了。今天任务紧,要不然给主任看到了就要说我们了。万一倒下了就出大事了。好了,走吧。今天要把车开得慢一点了。还好,平平安安地把车开到仓库,把箱子卸下了就下班了。你知道吗?一会儿我们把车开到一个地方,那里是充电房,一天活干下来车里的电也用得差不多了。所以每天下班时都要充电。”
这时我们的电瓶车已经开到了充电房,他熟练地把车倒到了指定位置,然后他跳下车,来到电瓶车的旁边把挡板放了下来,我也学着把另一边的挡板放下来,这时他命令似的叫我把电瓶车的地板拿起来,他说:“来,我们把这块铁板拿起来。把手慢慢伸到铁板缝里,好了好了。好了。很重的。当心手啊!好,来吧,来。一二三。”我和他同时用力把电瓶车的地板抬了起来,他说:“来,慢一点。放在车位的地上。好了,放下。”我说:“我抄,这块地板确实蛮重的。”他说:“那当然。”
这时我看到地板下面有很多电瓶,全是用电线连着。我说:“啊,有这么多电瓶啊。”他说:“是啊,要不然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马力呢!”这时我数了数,一共有二十二个电瓶,整整齐齐的安放在车的底部。这时只见他把每一个电瓶的盖子扭开,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快速地扭着盖子。我说:“为什么要把电瓶盖子打开?”这时他从另一个房间里拿出一个很大的玻璃瓶,我看玻璃瓶里有透明的液体,这时他把透明液体往电瓶箱里倒。我说:“这是什么?”他说:“氨水。”突然我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眼泪都流了下来。只见他小心地把每一个电瓶箱加满透明液体。他一边加液体,一边说:“你可知道这种氨水的腐蚀性很厉害的。碰到衣服上就会把衣服烂一个洞。”
听到这里我特别小心地把电瓶箱盖子盖好,他说:“喂,别盖,等明天上班来的时候再盖。”我问:“为什么?”他小心地把玻璃瓶放回小房间。然后他把挂在墙上的两根很粗的电线拿下来,我看电线的一头有很大的两个铁夹子。他把铁夹子夹住了其中的两个电瓶的电线上。他又走到小房间把电闸打开,这时电瓶正处于充电状态。他说:“这是每天下班前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后你干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这两个夹线的夹子千万不能夹错正负极。红的正极,绿的是负极。”我牢牢地记住了他教给我的这些要领。
第二天早晨到厂里上班时我换好了工作服就直奔充电房,这时那位小师傅还没有来。我抓紧时间观察着冲了一晚电的电瓶,只看到每个电瓶里的氨水都从瓶口冒了出来,而且还不断地冒热气。我用手摸了其中一个电瓶,“啊,好烫。”再摸其他电瓶都很烫,我有些紧张,不知这种情况是否正常。这时小师傅换好工作服来到了充电房。我说:“你早。”他说:“这么早就来了。”我说:“不早了,你看,水都冒出来了。电瓶还很烫。”他说:“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充电时电瓶肯定会发烫的。氨水冒出来说明电冲的很足。”这时他关掉了电闸。把夹子拿掉然后重新挂到墙上。他说:“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把电瓶盖子盖好,拧紧。”
我和他把盖子盖好后,再把铁板盖在电瓶箱上,车底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然后把车厢挡板翻起来用铁链拉紧,好了一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我坐进了副驾驶座,只见他用钥匙打开电瓶车的电瓶,电瓶表一下子晃到了最高值。他说:“不错,今天的电充的很足。”
只见他脚轻轻一踩,电瓶车就启动了。小师傅说:“今天我们先到总厂去装风扇带,反正每天都装这几样东西。天天干,你很快就会熟悉的。”再过几天就让我开电瓶车了。我有些紧张,心跳加速。我喜欢的工作我就会用心去学,而且我还很认真地学。这天早晨是我开电瓶车的第一天,我坐进驾驶室,双手握住方向盘,用脚轻轻地去踩电门,车子突然朝前冲了一下。我紧张地抬脚踩下刹车。不敢再踩电门。这时小师傅耐心地教我如何让电瓶车稳定地开动,如何把握方向盘,在什么情况下刹车。
我回忆着他平时熟练操作的动作,也反复练习着踩电门,转动着方向盘。慢慢地,我越来越能掌握开电瓶车的动作。我每天开着电瓶车从这个车间到那个车间,又从这个车间开到仓库。下班把车开进充电房,充好电等第二天把车熟练地开出充电房进行一天的工作。我认真地开着电瓶车,认真地装卸车间里的产品,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尤其在下班时,我把电瓶车在充电房停好后,我很快地拧开电瓶盖,快速地朝电瓶里加氨水。一点也不顾及氨水碰到衣服,搞得衣服裤子上到处是洞。我好好的衣服全给氨水给弄烂了。难怪小师傅说,“我干了这么长时间,每天都要接触氨水,你看我的衣服上基本看不见被氨水腐烂的洞。看你才干了多少时间,你的衣服上的洞已经像马蜂窝了。”
我说:“无所谓,反正是工作服。”所以我每天穿着到处是洞的工作服上班。有很多同事看到我说,“陈建平,你穿的这件工作服怎么有这么多的枪眼?像是刚从战场上打仗回来的。”其实我自己明白,每天都要和氨水接触,免不了要碰到衣服。不可能经常换好的衣服。所以我是为了工作,不管别人怎么来看待我。说实在的,我非常喜欢开电瓶车这项工作,所以我努力做好对电瓶车的保养,装卸时也按厂里的规定严格执行。
开了几个月电瓶车,我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各个环节的要领。这天上班时车间主任告诉我说,“今天要多跑几车,因为车间里的机器要大修,需要把车间里的产品全部运出车间。”于是我和同车的同事在装卸货物时必须加快速度,而且在运送的过程中我把车开快了许多,这时我刚装满一车风扇带,我开着电瓶车在每天经过的一条小路上走。这条小路是通往仓库的必经之路。小路的宽度和电瓶车的宽度差不多,小路两旁是围墙,只要电瓶车开进这条小路,就等于把这条路堵死了。我开着车左右注意别碰到围墙。
从小路的前面走过来一位老太太,坐在我旁边的同事说:“当心,前头有人走过来了。”我心里想着怎么让老太走过去,这个时候电瓶车已经开到了老太太面前,我从电瓶车的窗口伸出头说:“站住,别动。让我的电瓶车先开过去,你再走。”可是老太太没听我的话,只顾朝前走。由于车和围墙之间只有30公分左右的空隙,这时老太太硬是想从电瓶车旁边走过去。所以我的电瓶车开得很慢,尽管很慢,还是不能让老太太顺利地走过电瓶车。老太太说:“哎,哎,车子别动了,我走不过去了。”
我听到老太太的叫声,我一边停下来,一边伸出头向后看。只见老太太被电瓶车的挡板挤压在围墙上不能动了。我说:“喂,你别动,我先把车朝前开一点,你再走。”这时我的脚踩下了电门,“啊呀,疼死我了。”老太太叫嚷道。我立刻踩下刹车,这时再看老太太,她已经被车的挡板挤压朝前扭转了一圈。只见她双手摸着前胸,我和同事赶紧从车里出来,可是因为两面都是围墙,车门只能开启一条缝,我用了很大的劲才爬出驾驶室,我来到了老太太身边问她怎么样了,她说:“我不能动了。我被车挤压得横过来了。这可怎么办啊?”我说:“我来帮你。”
我轻轻地用手把老太太身体转了过来,慢慢把她拉到了电瓶车尾部,这时她蹲在地上,她嘴里喊:“哎呦,哎呦。”我有些紧张想把她从蹲着的地方拉起来,可她已经不想再移动身体。这时我让同事赶快去叫车间主任来。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我站在那里,拿出香烟抽。我一边抽烟一边等着车间主任来处理此事。
过了一会儿,车间主任急速地朝我们这里走来,他喊:“怎么回事?你怎么碰到她的?”我立刻把刚才的经过讲了一遍,他说:“你怎么搞的?像这种情况,你应该把车停止不要动,让人走过去再开车,就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了。”接着主任又对老太太说:“现在怎么样?你觉得哪里痛?”只见老太太一会儿指这边痛,一会儿又指那边痛。我站在一边不知所措。主任说:“这样吧,今天你不能再开电瓶车,让你师傅代你开吧。你先到检验车间去帮他们干活。”
这时小师傅来到电瓶车跟前,一声不响把电瓶车开走了。车间主任叫我到车间里拉来一辆黄鱼车,他说:“来来来,我先送你到医院去。”我和主任把老太太扶上黄鱼车,主任亲自骑着黄鱼车把老太太送到医院去了。我站在那里,尴尬地看着他们走远。我慢慢地朝检验车间走去,我后悔刚才不应该开动车子。
检验车间就在仓库旁边,我开车时每天都要经过那里。时间长了,那里的人都认识我的。有时我们在休息时还会常常去那里坐坐。所以对那里还算比较熟悉。我走进检验车间的大门,当他们看到我沉着脸走进去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他问:“陈建平,今天怎么了?今天好像不高兴的样子。喂,你的车呢?”我说:“今天不开车了。出事了。”他问:“啊,你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压倒人了?你在哪里出的事?”同事们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个不停。我把刚才的事情向同事们讲述了一边,同事们听了都为了我刚才的事情感到可惜。
我提心吊胆地坐在那里发呆,不知道到医院去看的老太太怎么样了?我走到车间门口,看到电瓶车装满了风扇带从我的视线中开过去。我开始感到不安,会不会就此调动我的工作。如果让我父母知道我开电瓶车出事才调动工作,他们不知道会怎么责骂我了。
下班的时候到了,我多么想把厂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妻子。所以下班的铃声响起时,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出厂门,乘公共汽车去她那里。当我见到她时,还没等我开口,她就说:“马上就要到黑龙江去迁户口了。街道里的手续办的差不多了。这几天就等通知。”这时我没有看到孩子,于是我问:“小孩呢?你姐姐回来了吗?”她说:“没有。我外甥女抱出去玩了。”我说:“那这次你去黑龙江迁户口,孩子怎么办?像我父母这样的情况,看来是不会帮我们带孩子的。”她说:“我和姐姐商量过此事,准备让隔壁的邻居阿姨帮我们带一段时间。到明年就可以到幼儿园去了。”
这时她姐姐下班回来了,刚到门口就看到隔壁的阿姨抱着孩子在玩。姐姐看到孩子时是那么高兴,大声地叫着:“啊呀,毛头啊,姨妈下班回来了。姨妈想你一天了。”说着,她马上从邻居的手上抱过孩子,亲热地吻着他胖胖的脸。儿子的笑声和姐姐的说话声,吸引我走了出去。我站在门口迎接着姐姐回家。姐姐说:“你来了。”我和姐姐打过招呼后抱过孩子,我亲热地吻孩子的脸。
抱了一会儿我觉得孩子比以前重了很多,于是我回到房里,把孩子放到床上逗他玩。这时她告诉我说:“等我回黑龙江去后,你要经常看孩子。你要买些饼干、奶糕之类的。我不知道这次去了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我说:“应该是老快的。只要你是调令就会很顺利的。”她说:“我听街道里的人说,不管是调令还是什么文件,都是她们寄到黑龙江去的,不是让我们亲自带去的。所以我要在黑龙江等待从上海寄过去的文件。她们说这几天要寄出去了。所以我这几天就要准备走了。”我说:“那我怎么办?我要上班,怎么去送你。”她说:“不用送了。我自己走就可以了。只要你经常来看望孩子,这件事你不要忘记了。从下星期一开始就要把孩子给隔壁阿姨带了。”
这时她姐姐进来告诉我说,“隔壁阿姨人很好,很会带孩子,再说她也不用多少钱。你这样每一个月到发工资时把钱送过来,他们也会很高兴的。”吃过晚饭,我不好意思提出住在姐姐家。我说:“那好吧,你回黑龙江去迁户口,自己要当心。尽量早点返回上海来。我和孩子等你好消息。”
当我走出她姐姐家时,她再三提醒我别忘了给孩子买饼干,还有发工资时及时把钱送过来。我说:“别担心,我知道的。”在回宿舍的路上,我想着她这一两天就要离开上海了,希望她顺利返回。还有孩子,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在上海到处都要花钱,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求,就会寸步难行。今天本来想把厂里发生的事情告诉她,也没有机会讲出来。哎,算了,反正不是她的事情。回到宿舍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我疲倦地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来到厂里,起先我不知道该到哪里上班,是开电瓶车呢,还是到检验车间上班。我换好了工作服后朝车间走去。这时车间主任叫住我说:“陈建平,我们一起走吧,我们一起到检验车间去。”见到主任,我马上问:“昨天那位老太太到医院看得怎么样?不会有大问题吧。”他说:“大问题没有,可人家年纪大了,也经不起这样的挤压啊!就昨天这样去医院,就花去了700多元钱。是车间里拿出的钱给老太太看病的。昨天车间讨论过了,你从今天起就在检验车间上班。他们那里正好缺一个人。你去帮他们把检验好的产品,整理好装箱子。这种活不算累,再说你这几天的思想情绪肯定不稳定,在那里上班对你来讲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我没话可说,只能跟着主任来到检验车间。因为大家都认识也不用介绍。我被安排在一个小组里,大家对我的到来都表示了理解,还安慰我说,“其实,开电瓶车这种活也没有什么好的,从早到晚跑来跑去,弄不好还要出事情,在我们这里多好啊!一边干活,还可以聊天。每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我听了大家的安慰话,心里好了许多。
https://www.ishuquge.la/txt/14936/326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