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蜗居与结婚登记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陈家人字数:4055更新时间:23/06/19 12:17:15
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wed apr 15 11:03:31 cst 2015

    天气越来越热了,马上就要进入夏天了。我在厂里吃好晚饭后就在马路上闲晃。由于家里的房子只有一间,弟弟现在又是早中夜班,经常要在家里睡觉。现在我从黑龙江回来了,肯定是没地方住的,更别说她和孩子了。我现在就在父母房子的窗外一个放杂物的小屋棚里摆一张床睡觉。小屋棚很矮,走进去时需要把头低下来,弯着腰才能走进去。小屋棚里放满了各种没有用的东西,屋顶是用薄薄的沥青纸盖在上面的。

    经过白天太阳的暴晒,小屋棚里气温非常高。尤其在这样的夏天更是热得让人受不了,走进小屋棚迎面就是一股热气。外面温度35°,小屋棚里最起码有40°。夏天我就睡在这样的屋棚里,父母问:“这里面热不热?”我说:“不热。”父母又说:“外面都这么热了,里面怎么会不热,只要你认为不热就好。”其实怎么会不热呢?只不过我是不愿意和父母说,说了又有什么用。所以我就每天很晚才敢到小屋棚去睡觉。

    不过要到小屋棚里去就必须从父母房间的窗子爬出去。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外面乘凉到很晚,我轻轻地走进房间,准备从窗子爬出去。结果一不小心把脚下的椅子碰倒了。这时父母从睡梦中被惊醒。母亲说:“你不会当心点啊!你天天这样晚爬进爬出的不考虑别人,不要睡在家里了。”我进了小屋棚躺在床上,心里感到委屈,想想自己在黑龙江的新房子整修得那么好就这样放弃了多可惜啊!我本来就不愿意回上海的,都是父母怕别人说,才提早退休让我顶替回来的,现在的情况和当初你们说的完全不一样,和我的想象更是差距甚远。

    现在我就睡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也不是在厂里,跟着卡车干活是这么累,不知不觉我鼻子一酸,眼泪从脸上流到了枕头上。想想还不如不回来呢!现在倒好,她和孩子在姐姐家,离开这么近却不能在一起生活。我越想越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现在落到这样的地步。

    回上海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很不稳定。怎么办?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第二天下班回到家,父母都在门口乘凉。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想好了早一点回到小屋棚里去。我没有在厂里吃晚饭,买了两个面包放在口袋里。我一进家门就爬出窗子来到小屋棚。我坐在床边慢慢地吃着面包。屋子灯光很暗,我一边吃着面包一边擦着流不停的汗水。吃完面包我就躺在床上休息。

    这时我听到父母从外面走进房间说着话,“建平回来了吗?” “不知道啊!”“我好像看到他走进来。” “可能是到小屋棚里去了吧。” “随便他。如果这样还不如叫他睡到厂里宿舍去。”我听了这才想到如果我能在厂里的宿舍睡觉那真是太好了。

    于是第二天我就到厂里的工会办公室找领导。我把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后希望领导能在宿舍里给我安排一个床位。领导听了我的请求后马上就答应了。说是这两天就帮我解决宿舍的问题。

    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我可以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再也不用在家里看父母的脸色,听刺耳的话语了。其实厂里的领导从许多群众那里听到了我在家里的情况。领导也对我的境遇表示同情,有几个好心的人还会和我父母去说。这样一来,父母肯定认为是我在厂里说他们的不是了。

    这天下班我回到家里,父母很不高兴地对我说:“现在你应该懂得怎么在厂里和同事讲话了。要动动脑筋,更要为我们大人考虑。到宿舍去睡觉是你自己要去的,不是我们赶你出去的。现在你要到宿舍去睡觉也好,更能说明我们家是住房困难户。”

    几天后,我终于住到厂里的宿舍去了。宿舍的房子很不错,是一套老式的洋房。里面共住了四人。他们都是外地的高材生被分配到这个厂里来的 。由于我喜欢安静,而且喜欢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于是我就在宿舍里用两块木板把它给隔开了。我就把床放在了靠花园的窗前。因为隔的房间是一大一小,我就一个人住在小间里,大约有六七个平米。我在这样的环境里倒也蛮舒心。从这一天开始我每天下班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我再也没有了原来住家时的烦恼,也听不到父母的唠叨。

    几天后我来到她那里,我看到孩子越长越大,也越来越漂亮,非常讨人喜欢。儿子每次看到我就笑,我多么希望能和她还有孩子在一起生活啊!可是我没有房子,没有自己的家,我对她说:“你能不能想办法调回上海,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我们能在一个城市生活,别像现在一样户口分居两地,人也分居两地。说不定调回上海后情况会变好的。”她说:“我一直在街道里跑打听像我这样的情况怎么样才能调回上海来,现在已经有一点希望了。不用困退,就是商调可以回上海的。对了,他们说如果我们办好了结婚证调回上海的希望就更加大了,因为国家照顾夫妻分居两地的人是有政策的。”我说:“是吗?那我们去办理结婚登记好了,反正早晚要办理的。不如我们现在就把结婚登记办好了,而且以后孩子的户口问题也好解决。不过我先回家和父母讲一声。免得到时候被父母说眼睛里没有大人。”

    这天晚上我和她在一起聊天聊到很晚。孩子已经睡觉了。说实话我已经有好久没有和她同居了,这时,姐姐从房间里走出来对我们说:“今天已经很晚了,你如果能睡在这里就不要回去了。”顿时我的脸通红,心跳得厉害。我知道这是姐姐在成全我们的好事。当她姐姐走进房间把门关好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紧紧地抱住她。我温柔地说:“我想死你了,你想我吗?”她轻声地说道:“我不是和你一样嘛,我是不好意思和我姐姐说,而且等我调回上海后把户口报进这里,说不定以后能分到一套房子呢。”这一夜我和她还有孩子,我们三个人挤在一个小床上,心满意足地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是休息日,我和她都起来的很晚。当我醒来时看到孩子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躺在那里一声不响。也许是因为他知道我就是他的爸爸,知道我和他妈妈好不容易才能够团聚一次,所以他非但不吵不闹,而且还特别可爱的老是对我笑。我再也躺不住了,做起来把儿子一把抱起来逗弄他玩。这时姐姐过来问:“昨晚睡得好不好?”我说:“还可以,就是有点挤,怕压到孩子我一会儿醒一次,一会儿醒一次。今天是我休息,我一会儿要回家去和我父母讲我们准备去办理结婚登记的事情。”

    她姐姐也很赞同我的做法,她说:“这样也好,结婚登记了你们也就是合法夫妻了。孩子的户口也可以报了。再说她要调回上海的理由更加充分了。”

    这几天的工作任务比较紧张,今天是到仓库去装一种橡胶。这种橡胶的重量很重大约有一百斤左右。我们几个小伙子干起活来谁都不想输给别人,看谁的力气大。于是我们就一块块的把橡胶从仓库里搬出来,然后扔到卡车上。在卡车上有两个人帮我们把扔在车上的橡胶整理好。我说:“先往后放,这样我们在下面可以扔的上来。”同事说:“可以了,后面放不上去了。你们下面用点力。”

    于是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两个人同时把一块橡胶往卡车上扔,我们嘴里喊着,“来,一二三,上。”就这样卡车上的橡胶越来越高。我说:“快了,还有几块就装完了。”同事说:“都这么高了,恐怕扔不上去吧。”这时卡车上的同事说:“这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你不是在黑龙江锻炼过这么多年了吗?就这样一块橡胶都投不上来吗?”

    我被他这样挑衅的话语激怒,我很不服气就和另一个同事搬起一块橡胶。我说:“来,准备好,用点力,你行吗?”他说:“行,来吧,一二三......啊呀!让开。”橡胶从我们的手中扔出去,但是又从卡车上滑了下来。

    卡车上的同事说:“看你们两个人都不行,要不要我们下来帮忙。”好胜的我回绝了他的提议,我说:“不用,刚开始时是没有抓牢,再来一次。”这时我和同事又搬起了橡胶。这一次,我用足了全身力气把橡胶往卡车上方扔去。嘴里喊着:“用力推,快,再来一下!”我用力地把橡胶往卡车的上面推,由于太重了,怎么也推不上去。这时,我感觉到我的腰被扭了一下,顿时疼痛难忍。不好,我的腰被扭了一下,气都喘不过来了,没想到这位领着我们干活的组长说:“不要装了,就这么一块橡胶就把你的腰扭伤了,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装卸工,从来也没有把腰给扭伤过,亏你还是在黑龙江锻炼过的,好了,好了,别装样了,今天还有几车活要干呢!”

    当卡车从仓库开出时,我坐在驾驶室的后座上。我不能叹大气,也不能转动腰部。我一声不吭地抽着烟,心想:这下真倒霉。正因为自己是从黑龙江回来的,力气就应该比城市里的同龄人要大。但是今天不知怎么搞的,就这么一块橡胶怎么就扔不上去呢?我怎么也想不通。

    这天下班时,卡车开到厂门口,我慢慢地爬下卡车和领队人讲,“哎呦,我的腰不行了。明天可能要请病假了。”他说:“你先到医务室去看看再说,如果不行你把病假条放在门卫,明天早晨来我们可以再安排人员。”然后我先去父亲的工作室,告诉父亲我的腰扭伤了。我准备到医务室去请病假。可是父亲希望我能坚持就坚持。

    父亲说:“你才刚刚到厂里上班没多久就请病假,这样你知道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还不如上海人,你在黑龙江锻炼这么多年干一点活就会把腰扭伤。你不是力气蛮大嘛。”我走出父亲的工作室,来到了医务室门口。这时很多人都亲热地叫我,“建平。到医务室看毛病啊?”我说:“不是,刚下班回宿舍还早,随便走走。”他们又问:“怎么样?干活累不累?”我说:“还可以。”他们又说:“自己多注意身体。干活的时候门槛精一点。”我说:“没关系。”

    我走出厂门,慢慢地在路上走着,往宿舍走去。我想:算了,咬咬牙坚持吧。在这么多人眼里,我不能有意外事情发生,要自己忍受痛苦了。我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尤其父亲刚才说的那一番话,更让我伤痛。从厂里到宿舍也就四五里路,而我今天居然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宿舍。我一下子躺倒在床上,一只手摸着自己的腰,顿时觉得酸痛难忍。我感到自己无能,从小习惯于忍受的我现在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到了现在怎么还是不能把握自己的事情。

    第二天早晨起来腰痛得更加厉害了,但是我还是要去上班。我硬撑着来到厂里,同事们也都陆续来上班了。他们向我打招呼,“你好。今天来的这么早。”我说:“早什么呀,还有半小时就到上班时间了。你好,你好。”同事们都和我打招呼。这时我们的领队来了,他说:“怎么样?腰痛好一点了吗?”我说:“没有,反而更厉害了。”他说:“看来,今天你是不能干活了。等一会,我去办公室一下。”

    过了一会儿,只见领队和一位车间主任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朝我这边走来。车间主任问:“怎么样?腰扭伤了?今天就不要跟车了,你先在门口坐一会儿,等会儿我另外安排你工作。”说完他们就走了。我坐在门卫处,看着门口来往的车辆以及匆忙赶路的行人,我深深感到自己在这个城市想生存下去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力气,这和黑龙江完全不一样。在上海做事就需要动脑子,而且还要融入人群。可是我做不到。我从小就养成了内向的性格让我做任何事情都是被动。好在厂里有很多父母的同事认识我了解我,所以我才能感到一些安慰。

    这时车间主任来到我面前把我叫走了。我和他一边走,我一边用手摸着腰。他说:“怎么样?腰疼得厉害吗?今天安排你的工作是坐着的,慢慢干就是了。这样可以使你的腰痛减轻一些负担。”对于车间主任对我的照顾,我表示了感谢。接着几天都是坐着干活,腰痛也好多了,我又回到了卡车上,重新当上了装卸工。
  https://www.ishuquge.la/txt/14936/326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