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回上海到厂里上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陈家人字数:5051更新时间:23/06/19 12:17:15
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wed apr 15 11:02:39 cst 2015

    火车驶进上海站,从现在开始我将要在这个我并不熟悉的城市开始生活了。虽然我出生在上海,在这里长大,又从这里出去,哎!现在又回来了。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我看也看不清,摸也摸不透。走出火车站,我首先想到的是她现在的情况,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想了一会儿,我还是决定先回自己的家。

    回到家,父母还没有下班,弟弟见到我第一句话是,“她生了一个儿子。”我心情顿时很紧张,然后说:“我总希望她能生一个女儿,她生了儿子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弟弟说:“对于你来讲,男孩女孩不都是一样的嘛。其实也无所谓。”父母下班回到家里比以往早了一点,大约是知道我回上海。

    他们一看到我就问:“户口迁好了没有?”我把档案材料拿出来给父母看,一个大大的牛皮纸档案袋展现在父母面前,我说:“里面就是我的档案材料。这是在上海工作的最重要的东西。”母亲说:“把它放好,明天我到厂里去问下一步该做什么。另外,她生了一个男孩,从现在起你已经开始做爸爸了。”我涨红着脸不知道怎么说,母亲又说:“她这次生孩子你不在上海,我们还要为你们操心,从现在起你可以把心从黑龙江收回来了。什么时候去看她?”我说:“明天。我明天就去看她,还有孩子。”母亲又说:“我早知道你已经心不定了,来不及了。过几天去,也没有关系的。”其实不管父母怎么说,我的心早已飞到她的身边。

    她都已经把孩子生下来了,我都有几个月没有见到过她了。孩子已经到了这个世界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更迫切想知道孩子长的怎么样,像不像我,好看不好看,是胖是瘦,到底像谁?许多问号在我心里盘旋。不过我已经想好明天早晨就去她的家。

    吃过晚饭,我躺在床上听着父母的教诲。我已经明白今后有很多事情会由自己来处理,弟弟也已经长大成人了。现在我回到了上海,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家里睡觉的地方。小时候人小,可以同弟弟同睡一个床,或者睡双人高低床。现在情况不同了,尤其是我有了妻子,又有了孩子,究竟怎么样才能一起生活,这真是一个难题。本来在黑龙江的一切安排,都不复存在。这突然的变故让我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我想暂时住在家里和父母、弟弟一起生活。其他的问题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早晨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她的家。站在门口,邻居见我来了,都惊奇地叫起来,“啊!孩子的爸爸来了,孩子的爸爸来了~快把孩子抱出来。”在房间里的她一定是听到了邻居的叫喊声,这时她姐姐的女儿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走了出来,我一看这孩子就特别喜欢。我涨红着脸显得非常难为情。邻居们看到我这个模样,说:“啊呀,都已经做爸爸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把孩子给他。从现在开始应该学着怎样抱孩子,换尿布了。他做的不要太好哦!”

    这时我接过孩子抱在手上,邻居说:“不对,不对,这样这样。把手放在这里,要不孩子不舒服。你抱着还会很累。”大家都围着我给我指导,这时我觉得孩子很重,而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因为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不是一个人活着,而是三个人连成一体,这才是真正家庭生活的开始。

    我抱着孩子走进她住的小房间,她当时正在折叠孩子的尿布,当她看到我抱孩子的样子就笑了,我说:“你笑什么?”她说:“这样抱孩子,一点都不像。”于是她就开始教我怎样正确抱孩子、换尿布。我也认真地看着、学着。我说:“怎么样,你看这孩子像谁?我说像我。他们都说像你。这孩子长得蛮好看的。这次你生孩子一定很辛苦吧,我父母来看过你几次?你姐姐也花了很多钱吧。你住在这里,你姐姐姐夫是怎么想我的?”我一连串地问了她好几个问题,她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大人小孩的生活问题,孩子需要牛奶鱼肝油等等物品,这些都需要很多钱。现在我的户口还在黑龙江,又不能到厂里去找工作,你这次回黑龙江迁户口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我说:“全部都办好了。什么时候可以上班还不知道。这次是我母亲提前两年退休让我顶替的,所以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我父母明天就到厂里去问应该怎么办理回沪手续了。我尽量叫父母多去厂里问问。看来我们回到上海来生活的麻烦事情很多。特别是钱,还不知道上班后的工资是多少呢?现在三个人了,我们肯定不够用。”和她好好谈过后,我就告辞回家了。

    等到晚上,父母问:“你看了孩子怎么样?”我说:“孩子养的很好。”父母说:“我们不是问你孩子养的好不好,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养活孩子?”我说:“等我上班领工资就可以了。”母亲说:“你想的美,户口刚刚迁回来就想上班了。我们已经到厂里去问过了,现在是知青大批返沪的高潮,想要把关系转到厂里要等待的。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的,你想得倒美。现在你担心了吧,谁叫你还没结婚,小孩倒生好了。你有本事生孩子就要有本事养活孩子。你自己做的事情你自己不承担,谁来管你。这次她生孩子我们已经用了很多钱了,还有你黑龙江借的钱是我们帮你还的,还没有和你算这笔账呢!现在接下来你自己的生活还没有落实,看你以后怎么办? ”

    我听了父母的话,心里酸溜溜的。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听着他们的埋怨。其实我已经后悔回到上海来,但是在父母面前我也无力反驳。现在我只希望能早一天上班拿到工资。因为我还有妻子和孩子在等着我,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持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

    这几天我天天到她姐姐家去看她和孩子。每次见到孩子时,他总是对我笑。我从心底里喜欢这孩子,原本想生一个女孩的想法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希望自己无时无刻地待在她和孩子的身边,不过目前的状况不允许。我自己刚从黑龙江回来,而她又是借住在她姐姐家,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总归有些别扭。尤其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多与人打交道。

    而她的姐姐倒是一个随和的人,对我总是很热情。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慢慢和姐姐姐夫有了共同话题,还时不时在她们家吃饭。虽然我没有钱,但她们依旧热情招待我,而且大多数还是她姐姐姐夫在照顾和关心我们。

    这些天来她们对我的好,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天她姐姐说:“建平,你不要急,现在你刚刚从外地回来,还没有工作有空就来。在这里吃饭就像自己家里一样。我们这么多人还怕养不活一个孩子吗?”我听了姐姐的话心里说不出的感动。虽然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但是我觉得姐姐比我的亲生父母还要亲。

    不过现在我只能依靠她们的帮忙,但是等我以后上班有了钱,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姐姐。

    这天父母休息,她们要和我一起到姐姐家看望孩子。我当然非常高兴,在去她家的路上,父母说要买点东西,一定要给孩子买衣服和吃的东西。当时我和父母客气了一番,谁知父母满脸生气的样子,她说:“你懂什么,你让我们就这样去啊!你自己不要脸,我们还要脸。”我无话反驳,只是跟在父母身后看他们买衣服和吃的东西。

    当我和父母来到姐姐家时,姐姐热情接待我们。当我们坐定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我从他们的话中听出了这个孩子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我也深深感受到这个孩子对我们不同的意义。她作为母亲希望能精心培育、关怀备至;父母则认为我们还没有结婚就生了孩子,让人知道了必定让他们颜面尽失。所以今天父母来的目的地就是商量着找个机会让孩子正当光明地回到家里。其实说好听的就是商量,而结果却完全是按照我父母的意思在做了。

    每当父母提出意见,我从来没有反驳的权利。所以现在父母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而不让孩子回到家里,我也无能为力。所以我更加迫切地想去上班挣生活费。毕竟这里是她姐姐家,总不能让她和孩子总是吃住在她姐姐家吧。

    这一天父母终于带回来好消息,明天可以到厂里报到了。这个消息使我喜出望外又有了一丝担忧。因为我这次是顶替父母到厂里去上班,有许多父母的老同事早就认识我了,他们对我知根知底让我觉得很难为情。比如说他们知道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在家还经常遭父母打骂,这次知青回沪还是经过众人的劝说才勉强回来的事。虽然我觉得难为情,但是能到厂里上班也是值得庆幸的。

    当我第一天到工厂上班,父母的许多同事前来看望我。当我把档案袋交到厂里人事科时,领导说:“从现在起,你就是这个厂的一名正式工人了。”我脑子一片空白,从工作上来讲,在黑龙江做农杂活转变成现在在上海厂里工作总是有些不太习惯。然后我看到了和我同批被调到厂里的好几个人,他们都是顶替自己的父母从外地调回来的。

    接着我就被分配到一个生产小组,领导让我们先干些杂活。等过几天再和小组里的人一起到车间里去干活。所以我就和另外一个顶替父母的知青在一起干活。我们干活的时候,不时有人走过停下来和我说说话,要么问我在黑龙江的问题,要么问我父母的问题。就在这时父亲从远处走来,说:“建平,你过来。”我走过去,父亲说:“我和你讲,你在厂里别抽烟,不要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自己说话注意一点,不该说的不要随便说。”

    当父亲走后,我一直回想着今天自己有没有说错话。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来到父亲干活的地方,打算和父亲一起回家。父亲上班的地方是一间房子。父亲还带着两个徒弟。父亲的工作是专修厂里的各种“火表”和计量器具。父亲还被人称为一个很聪明的人。这一点也是我在厂里的一种骄傲。父亲叫我和他一起去洗澡。这时我才知道一天上班结束后,厂里每天都可以有热水洗澡。这是非常开心的事。

    当我走进洗澡间时,那么多的人。我是第一天来到厂里洗澡,我脱下衣服后没有地方可以放。其他人都有一个更衣箱。这时父亲的一位好朋友说:“有一个箱子可以送给你用。”这样我的这个箱子就可以用来放很多东西。洗完澡,我一边朝厂门口走去,一边向同事们打招呼。

    我走出厂门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香烟来点上狠命地吸了一口。我的妈呀!一天没抽烟真他妈的要命。这么早就下班了,和黑龙江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不能比啊!我看时间还早,看看自己口袋里没有多少钱,就只好回家了。当我坐上公交车回到家时,太阳还是老高的。因为我和父母住一起,我就像以前小时候一样,习惯性地做起了家务活。虽然我已经出去很多年了,家里还是没有变,还是以前的家具。而我做起家务的动作还是那么顺手。

    父母回来的比我晚,看到我在做家务,他们显得很满意。父母问了我今天第一天在厂里的体会,她问:“是不是比在黑龙江干活时累?我再做两个月就要退休了,这都是为了让你顶替,我才提前退休的。这期间我要少拿多少钱你心里应该明白。今后看你的良心了。”我说:“我知道,都是为了我回到上海来你才提前退休的。就是有一点不好,我们现在只能分居两地,没有房子住。”母亲说:“关于这一点你先别着急。过一段时间把你们三个人的户口全部迁到这里来,我们就是住房困难户了。到时候厂里分房子时我们想办法再分一套房子。你们就有地方住了。”我是多么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父母在吃晚饭时对我说:“现在你和我们在一个厂里,有很多事情你要多加注意。特别是在讲话时,要多为我们大人想想。不利于我们的事情不要在厂里乱说。这样对你对我们都不利。一定记记牢。”我听了此话心里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在同事面前多说父母的好话,别和同事讲父母的不是。我当然不敢在厂里同事面前讲父母的坏话,这样在这个家里我才能生活安稳。要不然今后的日子说不定又会回到小时候那种遭受“压迫”的生活。

    在厂里上了几天班后,车间安排我跟着卡车去当装卸工。一辆车总共有四个人,每天早晨上班时在厂里等候其他三个人和一名司机。然后有一位老同事到厂办公室去拿干活的清单。我们就按照清单上的路线在上海的各个仓库去提货。然后再按照清单的卸货地点把货卸掉。接着再去装货,所装卸的货都是离不开橡胶。这样的工作每天都是在户外运动着,刚开始时我觉得这项工作很不错,既是工作,又可以浏览上海各地的风光。可是时间长了就不这么想了。

    每天到中午时吃饭总要找地方,哪里吃饭比较便宜又好吃。因为说好我每月的工资是八十九元钱,所以吃一顿午饭决不能超过二元钱。当然大家都希望吃的越节俭越好。

    其实做装卸工当然比在车间里干活更累,所以我每次吃饭时都要求饭要多一点。至于菜就无所谓了。只要有一个汤就可以了。这天收工在厂里洗完澡后准备回家。我来到父亲的工作间,父亲问:“怎么样?跟着卡车当装卸工累不累?”我说:“当然比在车间里干活要累得多。而且在外面吃饭花钱也比厂里食堂来的贵。能不能帮我在厂领导处说说情,让我回厂里车间干活。”父亲说:“你这是刚开始,等过一段时间我再帮你去说。”

    晚上回到家里我感到很累,想到再过几天我上班就满一个月了。我盼望着发工资的那天,我深深知道她带着孩子但是身边没有钱的日子有多难过。等我发工资了肯定要给她送钱去的。

    好不容易盼到了发工资的这一天,当我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条时,我看到工资单上清楚的显示七十八元钱,我心想不是说好有九十多元钱的嘛!再往下看,写着扣掉了公积金等等内容。我终于明白实际工资是远远不够我们一家三口生活的。

    回到家里,我在路上给父母买了一瓶酒。因为是第一个月领到工资,总想让父母高兴高兴。父母说:“不管怎么说,你已经开始上班拿工资了,你在黑龙江能拿到这么多钱吗?现在你住在家里总要吃饭吧,不要多,每个月你交给我二十元或者二十五元钱,每天晚上回来吃一顿晚饭。如果你不回来吃就不要交给我钱了。”听了母亲的话后,我没有马上回答。我默默地计算着刚发的工资应该如何安排。

    说实在的,我打心眼里不愿在家吃饭。因为每次吃饭时父母都做出施舍给我的样子,而我就要默默忍受。所以我决定不在家里吃饭。每天下班后我就在厂里食堂吃饭。反正回家也无所事事,也不能天天到她那里去。虽然我很想和她还有孩子在一起,但是没有办法。
  https://www.ishuquge.la/txt/14936/326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