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fri apr 03 10:43:20 cst 2015
虽然参军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很健康。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校里的复课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进行着。转眼又要过年了,不过今年邻居少了很多人,因为比我大一点的人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响应党的号召到外地去了,就是所谓的“上山下乡”。
所以在过年期间,不管是邻居还是父母,谈论的话题当然是自己家的子女以后的工作问题。尤其在当时响应党的号召,每家都必须要有一个孩子到农村去的。这时,我独自一人默默地想着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将来的出路。不管怎么样,反正一定要争取离开父母。我唯一的指望就是在以后学校分配工作时,我可以报名到农村去。我想好我未来的出路后,就投入到过年的气氛中去了。
因为过年,买年货离不开排队,所以在这一段时间我每天早晨很早起来到菜场。等到快要开秤的时候,父母就会到菜场来找我,等父母把菜买好,我就帮着做家务。此外,我还要帮父母跑腿,到菜场买东西,比如买一角钱的蒜,两角钱的黄酒等等。
年过的很快,转眼又到了下半学期开学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的最后半学期中,也没有正规地上课,只是上政治课为主,各种初三教材是发到学生手中了,我在学校里也和别的同学一样,把书放在家里也不带到学校去。上课时就像听老师讲故事一样。父母也知道我快毕业分配了,所以我在学业上也不用关心。
父亲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就是拉手风琴。父亲在学手风琴时很刻苦努力。邻居们都在外面乘凉,父亲却在闷热的房间里拼命地拉手风琴。所以最后父亲的手风琴拉得很好。而我有一只好口琴,经常把口琴带到学校去,因为我们有好几个同学都会吹口琴。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在一起吹口琴。虽然口琴吹得不好,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会很认真地吹着自己喜欢的曲子。我在当时,最喜欢吹的就是一首“喜洋洋”的口琴曲,欢快的“喜洋洋”口琴曲经常在学校的走廊里回荡。同学们一听就知道是我在吹口琴。其实我的口琴吹得并不怎么样,但是我总会很投入地吹着每一首歌曲,哪怕只会吹半首曲子,我也很投入。
父亲有两只手风琴,一只大的,一只小的。我和父亲说:“反正现在学校里也不上什么正规的课,让我也拉拉手风琴好吗?”父亲没说什么,把一本手风琴的练习曲谱放在我前面,指导我掌握这些练习曲的要领,并说:“你明天拉一只小的手风琴,把这两首练习曲按书上的要求练习,看看你行不行?”我说:“我也不知道,明天我试试看。”
于是第二天我就开始背起父亲的手风琴开始练习,我努力地按书上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拉下来,我觉得手很酸。不过我也好像找到了一种感觉,快到下午四点钟了,我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拉出第一首简单的手风琴练习曲,虽然曲子是最简单的,只有四句曲子,很短,但是我拉了整整一天。在这一天中,我是反复地拉着这首最简单的手风琴练习曲。
到了父母下班的时间,我就立刻停下来准备烧晚饭。等父母回来了。父亲说:“今天你手风琴拉了没有?”我说:“拉了,我拉了好几个小时。”父亲说:“你拉给我听听看。”于是我很激动地背起手风琴,开始拉练习曲了。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才拉出了一句曲子,就拉不下去了,再拉就错了,而且越拉越错,越拉越乱。啊呀!怎么拉不好了呢?父亲在旁边看着,我越来越紧张,越紧张就越拉不好。
终于我停了下来,父亲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太紧张了,指法也有点乱。好了,别再拉了,吃过晚饭再拉。等一会儿我拉给你看。”吃晚饭时,父亲和我说了很多关于手风琴的知识。我听了很有信心地说:“我肯定能学会。”吃过晚饭,父亲先拉给我看,还一边讲解给我听。然后我再按照父亲说的方法拉手风琴,结果拉起来顺利多了。原来我今天没拉好的原因是因为方法不对,所以才不能拉出完整的曲子。再加上心里很紧张,一时找不到感觉,就拉成那样了。
然后父亲在一旁指导我,还说:“对,就这样拉。一定要记住,不要忘了。”我越拉越好,越拉越顺。这时父亲说:“好了,明天再拉吧。邻居们要睡觉了,不要影响邻居的休息。”可是我对拉手风琴信心十足,简直不想停下来,这天晚上我很激动,整个晚上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拉手风琴的过程。我心里只想着怎么样才能把手风琴拉好,练熟练。
从这天起,我每天不停地练习手风琴。父亲说我进步得很快,一个月拉下来,我已经可以拉出不同的练习曲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从短的到长的,我都已经能熟练地拉下来。正当我努力学习手风琴的紧要关头,学校里突然来了通知,全校同学和同学家长要参加关于学生毕业分配的动员大会。收到这个通知,我只能暂时停止拉手风琴。
在动员大会上,老师说:“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按照政策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九七一年是我们这一届的初中毕业生一片红的日子,就是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全部都要上山下乡,到农村和边疆去。动员大会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低着头走路。我想:这回我不用再担心要留在父母身边了,大家都到外地去。我也不会例外。
突然,父母问我:“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我说:“不知道呀。就听学校的安排,现在还不知道有哪几个地方可以选择,到时候再说吧。”“你有什么本事?什么事情自己都拿不定主意,你也快走上社会了。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母亲气愤地说道。我听了心情很难受,想想自己已经快毕业了,都长成大人了,你们怎么还是对我这样,动不动就责怪我,也不分青红皂白。
第二天到学校和同学们讨论着分配的问题。然后我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脸部表情都显得很沉重,都在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有的同学问我,“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你的父母反正对你不好,这次正好可以离开他们。”我说:“这是当然的,不过还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同学说:“听说有江西、安徽、云南、还有黑龙江。”我马上问同学,“这些地方,到底哪一块地方最好?”有的同学说江西好,因为江西是吃大米的。有的同学说安徽好,因为安徽出产花生米。有的同学说云南好,因为云南的气候很好。但是说到黑龙江,大家都一致说不好,因为很远的。听说乘火车就要几天几夜才能到的。不过听说黑龙江不是去“插队”,是生产建设兵团,部队制的。而且他们还是拿工资的,不像插队种地是记工分的。平时是没有工资发的。
不过黑龙江天气太冷,听说最冷的时候要达到零下几十度呢。“啊!我的天啊!我不想去。”,“我听听都吓死了。”几个女同学纷纷叫喊道。同学们都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着。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来了。在教室门口,同学们一哄而上围住了老师。“老师,今天还上课吗?”一个同学问道。“还上什么课呀?再上课也听不进去了。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还不在一起好好的聚一聚,说说这几年来的感想。”一个同学说道。这时另一个同学又说:“老师,我们舍不得离开你啊!老师,我是不到这么远的地方去的。我姐姐已经到江西去插队了。我应该留在上海工作的。”另一个同学也说:“我也不去。我也不去。”老师被大家的吵闹声弄得团团转。
老师说:“好了,好了,别吵了。又不是我要你们到农村去。这是国家的政策,我也没有办法。我也舍不得你们出去,大家进教室,我有一份文件要宣布。”同学们这才一个一个走进教室。等大家安静下来,老师拿出一份文件,然后向我们一边解释,一边宣布我们毕业的去向。总共三个地方,分别是上海近郊农场,江西,黑龙江建设兵团。老师把什么样的条件是去上海近郊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到江西和黑龙江的一并说了一遍。然后同学们又是一段很长时间的议论。
教室里吵吵闹闹的,一点也不像原先上课时那样了。老师也坐到课桌椅上和同学们讨论着分配的问题。我坐在旁边听着,想着。过了好一会儿,老师走到我跟前,对我说:“陈建平,你在想什么?”我说:“我在想,我在想......我也不知道。”老师又说:“反正你的条件是到农村去,不过你也有条件可以到上海近郊去的。”我立刻说:“不去,我不想到上海近郊。”老师又问:“那你是有想法了,考虑好了吗?”我说:“老师,我想到黑龙江去。”我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问:“你为什么想到黑龙江去?”我说:“因为那里是祖国的边疆,我认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锻炼自己。”老师听了以后马上就大声说:“同学们听着,你们的思想品德就不如陈建平,刚才他说了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都应该向陈建平同学学习,你们说对不对啊?”“对!”很多同学都一口同声地喊道。
过了几天,老师说:“现在正式开始报名,填表格。”我拿到表格,在表格中认认真真地填写着,尤其在“自愿赴”这一项中,我重重地写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几个字。最后我把填好的表格交给了老师。很多同学的表格都填好了,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离开学校,就在教室门口谈论着自己的去处和家里情况。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难以离去,就好像马上就要分别时的一种心情。最后老师也和我们同学在一起聊天。老师说:“到黑龙江去的同学过几天会发很多东西的。比如棉大衣、棉被、毛毯等等一些东北需要用的东西,都不要钱的,是国家补贴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已经填好报名表的同学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商量,有什么问题明天到学校来讲。”
听了老师的话,我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这回已经报了名到黑龙江去,离开上海这么远,我终于要独立生活了,离开了父母。不管有多苦多累。我都要自己安排好自己,不过听说建设兵团和部队里的军人一样,有组织有领导,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想想在这之前不是已经有很多人到黑龙江去了吗?车到山前必有路,怕什么呢?
https://www.ishuquge.la/txt/14936/326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