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考前徘徊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沐讷字数:2559更新时间:23/06/18 16:13:21
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sat nov 14 15:10:30 cst 2015

    初六的早上,李青云到经理那说明情况,说自已想要离职,他没有说自己要去做什么,他不想跟任何人说,他不是一个爱张狂的人,尘埃落定之前,他不会和任何人说起自己要去走的道路。

    可是在李青云看来离职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却再起波折,首先就是经理说如果李青云现在辞职,就不给他发这个月的工资,包括春节在单位值班的三倍工资也不会给,而且交的500元服装费押金也不会给退。这样一算,李青云一下子就损失了2000元,对他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可谓是又一重击。

    没有办法李青云只好不断的跟经理商量,最后经理在很不高兴的态度下,只给李青云退了500元服装费。

    李青云拎着自己的行李来到了火车站,站在站前的广场上,李青云望着四周,内心中感到一阵迷茫,一阵彷徨,一阵阵的酸楚。他忽然觉得,人真的好渺小,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拿这个车站而言,每天数以万计的人们从这里经过,形形**的人,在这里上演着悲欢离合,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而自己只是其中驻足一霎那的一个。

    李青云此刻的内心也是痛苦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走向何方,他多希望自己像车站里的火车那样,有自己固定的轨道,只需沿着一个方向前行。此刻他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因为他不能当着父母亲人的面前哭,怕他们担心,他不能在朋友面前哭,怕自己丢脸,他不能在陌生人面前哭,怕别人笑话。“想流泪的时候,抬头望一望天空,眼泪就不会留下来”这是李青云每一次受到挫折要流泪时,自己勉励自己的话。

    李青云的内心想起了,大学时候哲学选修课那个没有几根头发的张大为老师说的一段话:“人啊,只有当你走丢过一次,才知道当初的选择对与不对,正如很多人只有走进医院,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只有你去了太平间,才知道生命是多么温暖”

    李青云似乎顿悟了一样,他知道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他现在一样,他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去选择,去努力,去奋斗,去流汗,去流泪,甚至流血。他一下子怀念起了大学时候的生活,不,不应该说成仅仅怀念大学生活,应该说怀念“学生时代”,不论是大学、高中、初中乃至小学那段时光,都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毕业前 他在很多书上都看见过这样一句话:“学生,是目前这个社会上最好的职业”当时他很不理解,现在确实深有所悟。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李青云作出了自己的最终决定,他不能一直在人生的路口徘徊,他要做出选择,他的选择就是,回江城,回到他的第二故乡,那个他渡过四年美好时光的地方,去哪里寻一处宁静之所,再次努力,待得日后一鸣惊人。

    李青云来到售票厅,买了一张前往江城的火车票,11:58的火车。他看了下手表,现在还不到10点,折腾了半天早饭还没吃,肚子也饿了,来到街边的小铺子,买了三个包子,一杯豆浆,便往候车室走去,刚走几步,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那里向路人发着传单。李青云知道,大冷的天出来发传单的,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在校大学生。李青云本来离着发传单的女孩挺远,可是还是走了过去,他知道早发完,这个女孩就可以早收工了。

    他走到离女孩还有三步左右的距离时,女孩很自然的便把手中的传单递给他,嘴里还说着:“请看一看,谢谢”,他接过来,对着女孩道:“还有吗,再给我几张,正好我需要,我们那还有几个人分别看看”女孩冲着他甜甜一笑,把手里剩下几张都给了他。李青云接过,没有多说,朝着候车室去了。

    到了候车室,李青云边吃包子,边翻看着传单。“公考在线,有问必答”几个大字映入他的眼帘,这是什么?李青云不解,他仔细的阅读起来,原来是一家公考方面培训机构推出的一项福利,他看了一下,在江城这边也有它们的培训点和联系方式,李青云决定等到了地方,安顿好就去咨询一下。传单中还夹杂这几张关于考试方面的讯息,李青云仔细的看着,还拿出笔,在上面不明白的地方画上了线,等着一起问。

    “嗨,哥们,去江城啊”李青云在这低头看时,边上不知什么时候坐下了一个人,还和他打起了招呼。

    李青云并不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他很喜欢交朋友,他放下手中的笔,回过头答道:“嗯,回江城,我大学在那里”

    李青云看着和他说话的人,个子高高的,看上去应该比自己大几岁。

    “还没毕业呢?就开始筹备考公务员了,挺有远见”边上的人说道。

    “没有,早就毕业了,只是大学是在江城,这次回去是想找个地方继续学习,这不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单位,所以想试试公务员考试”李青云解释的说道。

    “哦,我叫曹远,老弟怎么称呼,我毕业三年了,应该是比你大几岁的”这个自称叫曹远的人对着李青云说道

    “李青云,江城大学,今年刚毕业,曹哥家是江城的?”李青云道。

    “嗯,家在江城,在连海市念的大学,在外干了三年,也是很不如意,爸妈都在江城,我学的法律专业,回来工作不太好找,也想参加这次公考”曹远道。

    李青云刚要说话,这时火车站广播已经开始播放他们所成坐的这趟车就开始检票了。

    曹远道:“车上没多少人,我们上车找个地方聊”

    “好”两人一起向检票口走去。

    上了车,两人来到同一个车厢,着了个靠窗的位置对面而作。

    “曹哥,你以前参加过这样的考试吗,好考吗,以前听公务员不都是官二代、富二代直接安排进去的吗,都是些有权有钱人家的子女”李青云先开口问道。

    “考过,刚毕业的时候考过了,没怎么在意,也没学,面试都没进。这次回来打算“闭关修炼”,专心准备。现在考试绝大多数还是很公平了,只要你能进面试,到时候都是在一起公平竞争,你所说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但是对我们影响不大,毕竟只是少数而已。”

    “哦”李青云随后又和曹远聊了许多,他发现曹远是一个很有志向,很有见识的人。算不上满腹经纶 ,却也算的上知识渊博吧。不仅如此,曹远为人随和,说话坦诚,很有幽默感。

    李青云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随意认识的这个人,却对他有很深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李青云之所以能在仕途上的坎坷和低谷中走出来,都和此人有很大关系。

    两人互相彼此谈论着,从考试谈到考上以后,又从幻想谈到现实,李青云从跟曹远的谈话中知道,曹远面临着和他一样的彷徨,只是曹远在理性分析之后,果断的作出了决定,做出了选择。李青云也通过在车上的聊天,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三个小时的车程,两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李青云给曹远的印象就是,“李青云有着不符合自己实际年龄的稳重和阅历”。在曹远看来李青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是那种张扬,不考虑前途的“毕业新人”,而李青云却恰恰给了他一种似乎在社会上历练了很久的感觉。

    到了江城站,两人互留了手机号码,握手道别。握手,是曹远先把收伸向李青云的,因为李青云刚走上社会,还没习惯这种成人之间打招呼和送别的礼仪。在学校,他们往往只是扬扬手说一声“嗨”或者“再见”。
  https://www.ishuquge.la/txt/32700/504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