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看似简单的案子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郭祥字数:2521更新时间:23/06/06 18:56:39
最新网址:www.ishuquge.la
    这是一片尽头被浓雾遮掩了一般的芳草地。

    浓雾遮掩了这个世界的尽头,却没有遮掩天上的太阳。

    阳光很和煦,风儿也轻淡。

    蝴蝶翩跹着,小鸟儿也不时从身边飞过。

    很普通的大自然的风光。

    却给了苏彻的内心很大的震撼。

    毕竟,这是Melinda构筑的梦境。

    而他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与现实一样的感触。

    让人感觉这不是梦境,而是现实。

    Melinda的筑梦能力真是非凡,而自己在梦境中对感官的训练,也日趋成熟了。

    筑梦师和听梦者,两个相互依存的人。

    一个构筑梦境,一个感触梦境。

    不过,筑梦师似乎要比听梦者的能力要大一些。

    因为Melinda也可以进入梦境,并且对此感触。

    苏彻还不是真的能了解,自己作为听梦者,其高明之处是在哪里。

    他还在继续学习。

    教他的人就是筑梦师。

    这样的一个梦境世界,只是自己学习的“材料”。

    作为筑梦师,Melinda不知道构筑了多少类似这样的梦境。

    当然,梦境之中的场景,各有不同。

    跟她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己自然就能接触到更多。

    像这样的梦境,只不过是他接触更为复杂的梦境的基础。

    适应了这样的梦境,他会渐渐适应其它的梦境。

    Melinda不求他的学习有多快,但求他循序渐进。

    不过,他的进步确实很快。

    很多需要解释的东西,他一点就破。

    不可不谓是天才。

    Melinda多次开玩笑说,如果苏彻不是听梦者,就太可惜了。

    ……

    ……

    Melinda有一段时间没来找自己了。

    她正准备离开,回首都燕京。

    临走之前,不知道被什么事耽搁着,似乎一直都没有走。

    也许,现在她已经走了。

    只能存在于梦境中的苏彻,不知道当下的现实是什么样子的。

    他很想见到她。

    没有人陪伴,自己孤坐在梦境之中,真的很孤独,很寂寞。

    尽管一直在学着适应梦境,但他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

    真想走出梦境,到现实的世界里走一走啊。

    接触一个又一个的人,看由人海堆积成的风景。

    在熟悉的地方看到熟悉的街道和人,他还是一个奋力拼搏的学生,为高考做着准备。

    享受校园生活,日子过得单纯又快乐。

    ——他是这么想的。

    可是,对现在的他来说,这只是奢望。

    他还不能回到现实之中去,郭道学还没有救他回现实的法子。

    他只能存在于梦境,要想接触到自己在现实之中遇到的一切,他必须先学会适应简单的梦境场景,再去适应复杂的。

    属于他的那个现实世界,是比较复杂的,就算是让筑梦师Melinda去构筑,也破费功夫。

    而现在的他就算走进了那样的世界,也感觉不到它的真实存在。

    他的感触能力需要继续加强训练。

    Melinda不止一次对他说,她不会把太复杂的世界摆在他的面前,她所给他的“材料”,是他感触到是真实世界一般的构造,他的能力提升了,“材料”的复杂度才会提升。

    而他现在的能力,就是摆在眼前的风景——

    阳光,风,芳草地,蝴蝶,小鸟儿,……

    ……

    ……

    不知何时,Melinda坐在了苏彻的身边。

    也许是太专注于自己的想法了,他一时竟然没有发觉她的存在。

    发现她时,她给了他一个甜甜的笑。

    不过,她的脸上却挂着疲惫之色。

    “你这是怎么了?”

    “被一些事纠缠住了。”

    “什么事?”

    “一个案子。”

    “……”

    “是罗峰要我帮他的忙。”

    罗峰是刑警,总是罪案缠身。

    他其实是一个很出色的刑警,只不过偶尔也会碰到一些一时解不开的谜。

    如不是有必要,他是不可能找Melinda的。

    “是什么案子?”

    “杀人案。”

    “死的人是谁?”

    “是午夜开车回家的一家三口。”

    “哦?”

    “他们探亲回家,汽车行驶到凤栖路,不知道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停了车,然后……就被杀了。”

    “他们是怎么死的?”

    “小孩被抹了脖子,当场死亡,父母被捅了几刀,但都没有立即死去,不过因为失血过多,最终还是死了。”

    “……”

    “那一对父母死之前,一定挣扎过,表情尽显着痛苦和悲伤。”

    “……”

    “也许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死去,不顾个人安危的他们悲痛欲绝的表现吧。”

    “凶手找到了吗?”

    “还没有。”

    “罗峰哥没有找到凶手?”

    “还没有。”

    “这个案子看起来并不难查啊,怎么可能找不到呢?”

    “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案子,也许背后很复杂。”

    “哦?”

    “凤栖路是一段人迹很少的路,尤其是夜间。那里有路灯,却没有监控摄像头。”

    “与凤栖路衔接的那些十字路口,应该有吧?”

    “有是有,但不见凶手的踪影。”

    “为什么?”

    “凶手并没有开车,在案发时间段,没有可疑的车辆从那个路段经过,甚至连电动车或自行车都没有,更没有走路的行人。”

    “凶手是从路旁的某个地方进入路段,然后行凶的?”

    “极有可能。”

    “这说明他熟悉那一段路况。”

    “也许是吧。”

    “他很有可能是附近的人。”

    “罗峰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

    “不过什么?”

    “附近并没有人家,方圆几公里之内,一家也没有。”

    “……”

    “调查这个案子的警察,都认为它是随机案件,一开始并不存在作案动机,只是到后来,不知何故,凶手杀了人。”

    “这个解释也太牵强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

    “凶手去一个人迹很少的地方,行凶杀了人,附近有监控摄像头的路段却找不到他的蛛丝马迹,从这一点来看,他在行凶之前就知道要避开监控摄像头。”

    “是啊。”

    “进一步推想,这不是偶发事件,是必然事件。凶手就是等在那里,为的就是行凶杀人。”

    “……”

    “当然,也可能是其它的目的,譬如抢劫什么的。”

    “这一点你倒是猜错了,汽车里的东西一点儿也没有少。那个父亲随身带着万元现金,却一分钱也没有丢失。”

    “难道凶手的目的真的就是行凶杀人?”

    “罗峰就是这么想的。”

    “如果真的是这个目的,搜索范围可以缩小了。”

    “哦?”

    “知道当晚那一家三口从凤栖路经过的人不可能太多,只要从他们的熟人圈子里入手,也许就能找到凶手。”

    “你猜得没错,罗峰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展开了调查。”

    “结果呢?”

    “一无所获。”
  https://www.ishuquge.la/txt/77822/1506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