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震慑一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混迹六道字数:2447更新时间:23/01/05 11:35:07
    一帮大晋使者听得满头大汗。

    韩大人,你这话说的。

    以和为贵?

    决定权也不在我大晋手里啊!

    接下来。

    杨辰和司马飞燕居然在讨论政务的明德殿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参与者除了军中营、团级以上的将官,还有大批文官,甚至邀请了两支使者团队。

    宴会上各种山珍海味就不说了。

    喝的酒居然是从石国、吐火罗王宫里搜刮的窖藏葡萄酒。

    每一坛的年份,都不低于二十年,何等珍惜?

    每一桌的主菜竟然是一大盆雪白浓香的肉汤,令人谗言欲滴。

    据说是修为堪比武皇境的穿山甲肉,食之足以延年益寿。

    实在太奢侈了!

    司马飞燕举杯道。

    「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在座的,还不到远征军功臣的三分之一。」

    「请你们代更多的功臣将士,收下本王的诚挚感谢!」

    「感谢你们为我中原子民,消除了西北边患,名震诸国。」

    「来来来,满饮此杯!」

    在座的四五百军官齐刷刷站起来,纷纷举杯。

    「为国征战,乃我等军人本分!」

    「敬飞燕王!」

    「饮胜!」

    酒过三巡,大殿中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大晋的礼部尚书黄教尊是个迂腐老头,他端着杯子站起来大声喝道。

    「杨辰,杨明王,本尚书有一事相询!」

    杨辰一愣。

    这老家伙,刺儿头呀!

    不过今儿是个好日子,本王不跟你这半截子入土的老家伙计较。

    「哦?」

    「黄尚书有何疑问?」

    「尽管道来。」

    黄教尊老脸上涌现出一股悲呛之色,可他毫无畏惧。

    「明廷军力,国力远超母国大晋!」

    「不知何时?」

    「尔等将马踏江南?」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老家伙读书读傻了吧?

    明廷要尽收大晋疆土,这是早晚的事儿。

    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何必当堂质问呢?

    你是自讨没趣啊!

    杨辰嘴角微微上翘,轻笑道。

    「你觉得呢?」

    「是早打好?」

    「还是晚打更合适?」

    我擦?

    一个问的直接,另一个回答得坦然。

    喂喂,你们在讨论的是攻伐一个大国,关系到亿万军民的身家性命,能不能委婉些,慎重些?

    黄教尊神情一滞,他万万没想到,杨辰比他还直接了当,

    「这……」

    「这个嘛……」

    杨辰呵呵笑道。

    「在尔等看来,好战必亡。」

    「整天想着打来打去的王朝,残暴不仁。」

    「一门心思攻伐别国的当政者,天理不容是不是?」

    「那本王就想问问,当年的大齐朝兵威举世无双,打下的疆土乃中原历代王朝之最。」

    「大齐朝短命么?」

    短命个屁呀?

    大齐朝国祚七百多年,仅次于另一个大周朝。

    当然,不是杨辰祖上建立的大周,杨家江山连三百年都没坚持住。

    杨辰指了指沉吟不语的韩中富。

    「老韩虽说素有韩扣扣的名号,但他老人家可是三朝不可多得的财相,大家都得承认他的本事吧?」

    「老韩,你帮着算一算哈!」

    韩中富无奈地指指自己的鼻子,老夫都想找个沙堆把脑袋钻进去。

    你个臭小子,干啥非要点老夫的名?

    「别呀!」.

    「你……别坑人!」

    「老夫还想多活几年,寿终正寝呢!」

    杨辰笑着摇摇头。

    「没那么严重!」

    「本王就是想让你帮着算算账而已!」

    「此次我明军攻灭回鹘,石国、吐火罗,击杀敌军过三百万人!」

    「缴获的牛羊,兵甲,马匹,金银珠宝和各种粮食物资。」

    「估价超过四亿银元。」

    「呃,还没包括西突厥,花刺子模两国各三千万两银子的赔款,已经给的差不多了。」

    「天竺,波斯、东罗马有赖账的意思,没事。」

    「早晚本王会打得他们吐出更多的财富来。」

    「相反的,我军先后动用了十个集团军,约二百万精锐,四百多万匹战马,历时三个月,消耗不超过七千万银元。」

    「不说永久消除西北边患,几百年总是安全的。」

    「老韩,你算算,这仗打得值不值?」

    韩中富瞪大了双眼。

    「你……你们抢了这么多?」

    在场的人都差点喷饭。

    虽说杨辰爆出的天文数字实在骇人,但韩扣扣你能不能别用「抢」字?

    即便差不多,咱们能委婉点不?

    杨辰居然点头了。

    「灭国大胜,予取予求,战胜国就能大赚一笔。」

    「当年灭辽,总收入也不下两亿银元。」

    「本王的意思很简单。」

    「我明廷即便不攻大晋,有这么多财富加持。」

    「再过五年十年,江北人的日子就是天。」

    「而你们大晋,老百姓会甘心么?他们不会跑么?」

    「这仗,打不打,其实效果都一样。」

    黄教尊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他看到韩中富在点头,很多人都在点头。

    明廷确实不需要马踏江南。

    他们玩儿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三、四年来,跑到江北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山东路,河南路,两淮,甚至四川,荆湖北路,据说有的地方,十几里内都听不到鸡鸣狗吠。

    除了大晋的京畿之地,还相对繁华,其他地方,简直不能看!

    再过五年,十年,大晋人都要跑光了。

    偏偏,朝廷还不敢阻拦!

    而明廷新得的河套路、河西路,新疆路、北海路,加上广袤的蒙古草原和辽东。

    空余的地盘儿多不胜数,即便全部大晋人北迁,也根本填不满。

    这么搞下去,一个国家,就守着京畿之地的百十万人,那还有个屁用啊?

    其他地方,留着长草么?

    一个国家,百姓才是根本。

    人跑光了,田地荒芜了,哪来的粮税养军?养官吏?

    呃!

    搞不好,当兵的、当官的都得跟着跑路。

    封丘朝廷还怎么维持?

    不说皇帝会不会绝望的抹脖子。

    但凡想有点作为的臣子,都会羞愤得自挂东南枝了。

    到时候,明廷只需要派人接收

    就好。

    大晋就像熟透的果子,随意采撷而已。

    哪里还用得着派兵攻打?

    恐怕那时候,杨辰该想着怎么劝老百姓回流吧?

    没事!

    他们有钱!

    免税几年,一家分个几十亩田地,提供耕牛种子。

    事情反而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