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蝗虫越境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混迹六道字数:2421更新时间:22/12/08 21:06:51
    杨辰还没过几天清静日子。

    司马飞燕就带着明廷一帮高层,如魏长青,海澄等联袂来访。

    「怎么回事?」

    「你寇老蔫儿在河东忙得要死。」

    「怎么有功夫来凤凰山?」

    寇确一双斗鸡眼变得忧心忡忡。

    「不得不来啊!」

    「河东南部,泽州,阳城,慈州都有蝗虫过江的迹象。」

    「虽说形不成规模,但老夫这心里呀,不踏实!」

    河北路总管张叔平苦笑道。

    「咱们这边,怀州,保德等地也出现了。」

    「自古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是不是南边没啥可吃的了,它们要祸害咱们江北了?」

    杨辰心下凛然。

    不管哪个时代,百姓、官府都是谈蝗色变。

    迷信的人甚至称之为蝗神,以为是老天派来惩罚人的。

    单个蝗虫一掐就死。

    可几十亿,上千亿如乌云般席卷而来,就不是普通人能对付的了。

    那时候,什么庄稼、树木都保不住。

    人都无法待在野外。

    你想想,浑身爬满蝗虫是个什么滋味?

    「快十月了,天气转冷。」

    杨辰沉吟道。

    「蝗虫过不了冬,今年绝对难以为灾了」

    司马飞燕惊喜道。

    「真的?」

    其他几人也纷纷舒了一口气,秋粮总算保住了。

    杨辰的表情却没有一丝放松。

    「不过,明年恐怕很糟糕!」

    「南边的蝗虫,这是跑咱们这儿来产卵呢!」

    魏长青揪着白胡子有些紧张,如他这般知识渊博的长者。

    实际上对蝗虫这玩意,也没什么研究。

    「过境的蝗虫数量还可控,我们已经发动百姓灭蝗了。」

    「它们又过不了冬,应该……不会形成大灾吧?」

    杨辰科普道。

    「魏老,没那么简单!」

    「雌蝗一次就能产卵几十上百枚,隔七天还能二次,三次甚至十多次继续产卵。」

    「也就是说,一支雌蝗繁殖千把只后代完全没问题。」

    「蝗虫卵深埋地下可冻不死,明年五月份再破土而出……」

    秦丽婉惊恐地捂住小嘴。

    「老天爷,这……也太能生了!」

    「就算咱们发动百姓捕捉,顶多照顾到田间地头。」

    「那些飞到荒野、山林间的蝗虫到底有多少?」

    「几千万?」

    「几亿只?」

    「明年麦收前,岂不是要爆发亿兆蝗虫来?」

    在座的所有人又变得紧张万分。

    蝗虫过亿,怕就不是人力可以对抗的了吧?

    就算武修高手也够呛!

    司马飞燕心头着急。

    一场灭国之战刚刚打完。

    明廷上下,还打算休养生息一两年呢!

    偏偏,老天不遂人愿。

    「杨辰,有没有解决之法?」

    其他人的眼光纷纷看过来了。

    颇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杨辰笑道。

    「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

    「蝗虫产卵,会选择相对松软舒适的土壤,耕地为上。」

    「因此,秋粮收获后,咱们可以发动百姓深翻土壤,种植冬小麦后,至少能冻死很多蝗虫卵。」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百姓大批量养殖鸡鸭鹅。」

    「这个冬天,放出去,它们同样有本事清理蝗虫卵。」

    「特别是明年,鸡鸭鹅才是消灭幼生蝗虫的能手,一只鸡每天不得啄几百只?」

    「你们想想,河东河北人口过一百五十万户。」

    「要是每家养上百只家禽,呵呵,还有个屁的蝗灾啊!」

    「都不够它们吃的!」

    张叔平现实眼神一亮,很快又暗淡下来。

    「王爷,您这法子倒是有效。」

    「可养那么多家禽过冬,百姓的负担太重了。」

    「搞不好,蝗灾过后,量大价格低,很多人还会亏本。」

    「谁乐意养啊?」

    寇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时间还有,繁殖种苗倒是来得及。」

    「可百姓看不长远,很难鼓动啊!」

    杨辰呵呵笑道。

    「宣传呀,夸大蝗虫的危害,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嘛!」

    「反正咱们也是为了百姓好!」

    「你们这些文官干这个,还不擅长?」

    几位重臣脸皮抽抽,一脑门的黑线。

    王爷啊,不要说的这般直接行不?

    当然,咱们确实擅长干这个。

    段雁风是做生意的小能手,她娇笑道。

    「不就是担心养肥了,卖不出去么?」

    「军方下订单吧!」

    「加大家禽肉蛋的采购量,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

    「家禽肉蛋价格就会上涨,老百姓的饲养热情不需要鼓励,他们会主动养的!」

    杨辰点点头道。

    「可以!」

    「另外,给各地的退役的残疾军人提供贷款。」

    「他们不都是各村,各镇子的父母官么?」

    「鼓励他们建立养鸡场,养鸭场,最好是山林、水泽放养那种。」

    「愈多越好!」

    「别担心卖不出去。」

    「各部队提前去跟他们签订供货合同,就按现在的市价签订。」

    「旱涝保收,数量不就上去了?」

    众人眼神大亮。

    自去年到现在,明军征战不断。

    下放到各地的残疾军人基层官,已经不下万人了。

    当然,也有些年纪大了,身体差些的提前退役。

    不说多了。

    让他们个个都开养殖场,一家养上几千上万只鸡鸭,还真能解决大问题。

    多少山林蝗虫都不够吃的。

    来年,如果真有蝗灾,还可以把几千上万只鸡鸭往田地里赶。

    小东西们聪明着呢!

    有虫子吃,它们会啄粮食么?

    魏长青和寇确等人纷纷鼓掌。

    「好办法!」

    「百姓自家养,退役军人大量养,双管齐下。」

    「蝗灾无忧矣!」

    其实,就算一年出产一两亿只鸡鸭,还真不担心消化不了。

    明廷养了一百四十万大军,还有那么多官府、学校食堂。

    杨辰和司马飞燕又是大方的主儿,啥时候烧过麾下的肉食?

    海澄叹道。

    「一只鸡鸭算六十文钱好了。」

    「明年,光是花在军政、学校肉食上的钱,就得超过一千万两银子。」

    「老天爷,咱们活活吃掉了当初大晋,大周的两年国库收入。」

    「这还

    没算粮食、蔬菜呢!」

    「要是韩扣扣在此,不得嚎啕大哭,死死捂住钱袋子不放?」

    众人憋不住笑了。

    以韩中富的性子,毫不奇怪。

    他要不勒紧裤腰带,就不会深受大周,大晋两代,呃不!

    加上司马锐,算三代皇帝的欢迎了。